正在阅读:国产电影兴衰起落 30年硬件跳跃落点在何国产电影兴衰起落 30年硬件跳跃落点在何

2014-06-05 00:16 出处:PConline原创 作者:跟谁较劲 责任编辑:yaojia

  1990~2000:国产电影把脉群众认知

  有一句说一句,很多时候某一产品瞬间普及到家庭中,一定是受到了文化层面的影响。笔者在初二的时候才拥有了一台VCD机,没办法,大环境促使你的设备必须淘汰和设备跟进,这跟你的实际需求无关,而是硬性的证明你没有淘汰和落伍。

1
”1997过去了,我很怀念他“ 而1998,迎来了国内影像设备的大幅度革新

  1998年算是国产电影的爆发,也从而带动了影音设备的大跨度更新。《甲方乙方》《爱情麻辣烫》《我是谁》等等高质量电影的出产,从这个时候开始变成了商业文化和促进快消品增进的主导因素,传统的录像机无论在更新速度和播放效率上远不及VCD机来的实在,所以在短短1-2年的时间里,VCD迅速取代了录像机,成为家庭视听的标准电器,无可逃避的上位了。

  当时我的家里购买VCD机的价格应该是在1000元左右,附赠你一些VCD碟片,随后的时间里,盗版蜂拥而至,这和录像机的时代就完全不同了,碟片价格低(5-6块钱?),片源更新速度快,VCD的利用率也更高,加上国产电视剧和国产贺岁剧的增多,VCD的出现恰恰填补了用户消费理念的需求,我们在那2年里可以看到满大街的VCD广告,甚至过节送礼,都是VCD机。

1
家庭影院的初步形成

  进入2000年以后,整个国内的电影文化得到了质变,这个质变不能说是电影的高速发展,而是电影对于人们课余生活的影响发生了质变。在90年代,受到输出播放设备的制约,其实人们单单对于“看”而言,要求达不到满足,或者不愿意花费更高的成本满足视觉上的需求,比如强行的去购买大尺寸的电视,或者高价格的购买尖端播放器。因为器材的高度跳跃没办法和价格的递增形成正比,从而有条件的人更多的是去满足片源的购置或者对于“听“上面的加强,所以你能够看到,在20年前,家庭影院的重心并不在”看“而是在”听“。

  2000~2010:大提速的设备革新来满足需求

  从VCD到DVD可以说是转瞬间的是变化,我们想一想,电影片源的增多之后,对于影片的质量、清晰度就自然有了要求,DVD从而很针对性的解决了这一问题。而实际上DVD的出现,本身在技术层面上优化了对于碟片的读取,VCD只能达到240线的标准,而DVD可以高达720线的标准,因此在清晰度方面,DVD占据了绝对的优势,取代是自然而然的。

1
盗版时代的诸多对与错 打开了一个市场也注定灭亡这个市场

  我们在回到电影的话题上,到了2003年之后,电影市场在得到群众肯定后继续大步迈进,导演、演员的增多,同时港台电影争取大陆市场,将电影的档期不断缩短,人们不光有的看,还可以有选择性的看,好的题材一拍就是3部,差的题材换个角度继续拍,好电影成了典型,烂电影也不会被淘汰,只是变化成了商业敛财的途径,以至于这个时间段出现了大批量的粉丝电影,明星也不单单是实力派,只要脸好看,饭就不难混。

1
思密达欧巴等等偶像派的出现,变相加速了影像市场

  浮躁的电影文化升级到了如此地步,家庭影院在这一阶段自然也变化了新的时代,从”听“到”看“的改革,成为了厂商把目光瞄向影像输出设备的关键,大尺寸电话和家庭投影成为了家庭影院推广的重点,人们像是陷入了一种固定的循环:所谓满足感要通过设备来实现。

键盘也能翻页,试试“← →”键

为您推荐
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IT热词

网络办公论坛帖子排行

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
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